1933年8月1日,《科学画报》在上海创刊。“科技之美——《科学画报》图说科技90年主题展”于2023年8月1日在我馆五楼临展厅展出,后应邀在各地陆续巡展。4月19日,“点亮科学之光——《科学画报》图说科技主题展”在闵行区图书馆一楼大厅拉开帷幕,以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普期刊《科学画报》为展陈内容,以90余年发展历程的深厚积淀为脉络,串联起中国科技发展的璀璨星河,科技与历史碰撞的声音跨越古今,正迫不及待与读者开启对话。
走近展览,时光仿佛在泛黄的刊物与鲜活的影像中交织,从1933年创刊号上对新兴科技的懵懂探索,到新时代对人工智能、航天工程的深度解读,珍贵史料、图文展板与实物展示等共同勾勒出一部“会呼吸”的科技发展史,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科技从无到有、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。
展览以多元形态诠释着科普的本质: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兴趣的点燃、梦想的播种,正如《科学画报》发刊词“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普通科学知识和新闻送到民间去”所昭示的,在科技自立自强的今天,这场跨越时空的展览,正以独特的方式续写着“科技兴国”的时代篇章,让科学的力量在每一个参观者心中激起回响。一位捧着老式笔记本认真记录的退休教师感慨道:“《科学画报》不仅是科普读物,更是一代人的科学启蒙记忆,今天的展览让这些记忆有了立体的温度。”
作为展览的核心亮点,机器人场馆互动区成为人气焦点,憨态可掬的智能机器人化身“科技向导”,在展区内穿梭。
“智能机器狗手工制作体验”区内,15组亲子家庭在老师的指导下,拆开包含齿轮、电机材料包,亲手拼装简易机器狗模型。“先安装齿轮组,要注意齿轮咬合的方向……”孩子们专注地用螺丝刀固定零件,家长们则在旁协助调试电路。当按下开关,“机器狗”缓缓启动并向前前行时,现场洋溢着成功的喜悦。通过此次体验活动,旨在让大家在实践中理解齿轮传动等电机的基础原理概念,培养“科技即动手”的思维习惯。
科学史不是冰冷的公式,而是前辈们追寻真理的脚印;机器人也不是遥远的未来,而是触手可及的伙伴。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,在为期 22 天的展期中,不仅是对《科学画报》科普之路的回望,更是面向未来的邀约——当科技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融入生活,当创新的种子在互动体验中悄然发芽,有理由相信,会有更多年轻的目光被科学之光点亮,在探索与创造的道路上勇敢前行。
编辑:夏思勍
初审:张霞 王草倩
终审:馆务会